工藝來源于廣安市岳池縣嘉陵鄉福興寺村吳家壩吳氏家族的人代代相傳,讓這項流傳了幾千年凝聚了很多先人智慧的獨特的、珍貴的工藝沒有失傳。
據輩輩相傳,在唐朝今南充附近,有一位鄒和尚懂得用甘蔗制作冰糖,并略懂用甘蔗釀酒,另一位姓雷的道士對糧食釀酒技術非常熟悉,鄒和尚與雷道士是熟人,便把用甘蔗作原料的釀酒技術傳給了雷道士。道家非常注重養生酒,雷道士對鄒和尚的技術進行了深入發展,用甘蔗作原料來研制養生酒,竹簍窖泥法甘蔗酒的技術由此誕生。吳氏先祖當時在抬滑竿(古代用于抬人走的交通工具),偶遇雷道士,從認識到成了知交。據吳氏先祖傳雷道士武功極高,先祖親見折斷一棵樹干,用力砸斷一條長木凳。先祖留下的傳言中,更是神化了雷道士,除了傳奇武功,還說他看了“無字天書上下冊”(當地民間流傳甚廣的一部書,說是閱讀了此書后能夠掌握很多奇功神能,但是此書極其難得,而且還要在每年舊歷初一這天登門拜師,老師收徒也具有怪異的規矩,當天對徒弟大罵,說是罵得越厲害,掌握書中的功夫越多。閱讀此書學功也有很多禁忌,掌握功夫后,不能做壞事,作一件損壽一年,并且如果深入掌握了此書的功夫,便會斷子絕孫。傳言近似于《水滸傳》里公孫勝的道術功夫),具有很多神功。成了知交后,便傳竹簍窖泥法甘蔗酒釀造技術于吳氏先祖,也給吳氏先祖說了竹簍窖泥法甘蔗酒的來歷。中國古代,和尚、道人奇人異士甚多,主要有幾方面原因:很多朝廷官員因某種原因,犯了法便歸隱于道觀、廟宇之中;道人、和尚由于不參加勞動,云游四方,能得到和交流更多信息,學到各地一些技能。
巧合的是北宋王灼于1130年間撰寫的中國第一部制糖專著──《糖霜譜》里面也記載了鄒和尚在當地(有人說是南充又說是遂寧)教人用甘蔗制作冰糖。此書記載了中國當時甘蔗制糖的五大中心地,其中現在的四川就占了二地為遂寧、廣漢。鄒和尚為唐代宗大歷年間(公元766~779年)人,據傳鄒和尚喜游歷,足跡遍及全國。愛科學,對甘蔗的加工制作具有相當能力。
而吳家壩以前屬南充管轄,離遂寧非常近。傳授給雷道士竹簍窖泥法甘蔗酒啟蒙技術的鄒和尚在南充、遂寧一帶,從出生時間、姓氏、活動地域、出家人等很多共同特征看具有高度相似性,推斷應該為同一人。
最近幾百年,真人真事的是:清朝時期(順治1638年)當地吳祚富與其二個兒子:吳開基和吳興酒就在當地開家庭作坊釀酒,其中有糧食酒、甘蔗酒,并附帶加工面粉,此事現在當地家喻戶曉。
當地有悠久的種植甘蔗來制糖和釀酒的歷史。
目前有重要文物:連續使用幾百年用來釀造甘蔗酒的雙巨石滾子(作者稱為石滾破蔗機),技術含量極高,就是使用現代技術仿造,難度也非常大。此工藝顯示了中國古代先輩高度的智慧和精湛的手工藝。釀造甘蔗酒的過程中,其中一個重要環節是破碎甘蔗,“石滾破蔗機”用堅硬巨大的石頭做成壓榨軸承工具,是現代齒輪軸承的雛形。底座重約5噸,每個石滾重約3噸,采用極硬的石頭加工成極其規則的圓柱形,圓柱形四周加工成齒槽獎,以便放入石頭或木塊而形成齒輪,再用牛作為動力牽引轉動,甘蔗汁流入底座。這樣壓甘蔗,提高了破碎甘蔗的效率,同時也把甘蔗汁擠壓得更干。古代沒有吊車等工具,把如此重的成套工具從外地運輸到加工作坊現場,也非常艱難,需要相當的智慧。
在過去中國長期處于農業社會,很多工藝都是家庭作坊式,都難以實現重大商業價值。吳氏家族在過去也缺乏這樣的能力,所以此工藝一直沒有發揮它應有的商業價值。但一直采用家庭作坊延續生產,使此工藝沒有間斷。
當地大量種植甘蔗一直延續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然,在食品緊缺年代,甘蔗主要用來制糖,只是附產品用來釀酒,所以酒質不好。竹簍窖泥法甘蔗酒工藝獨特:甘蔗完全用來釀酒而不制作糖,當時的生活條件不允許,所以就難以擴大產量,市場上流通的就很少。